首页

跨越:邵阳市“五年攻坚 梦圆‘国卫’”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邵阳日报 作者:马娟 2017-07-28 09:42

 

 

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刻!7月27日,山东威海,全国卫生城镇和健康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代表全市人民领回了“国家卫生城市”的荣誉牌。

古城的夏夜,在资江两岸的绚丽灯景,飘扬的广场舞曲和纳凉市民的谈笑声中拉开序幕。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的消息,让夜色中的街巷更添喜悦。

从2012年7月启动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到如今拿回“国”字号荣誉。五年创“国卫”,带来了我市公共服务的提升,城市环境的巨变,文明意识的觉醒。更书写了一段全市上下聚力攻坚,共建家园的不平凡历史。

创建,顺应时势所需

把“人”字大写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更幸福。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正是在寻求人与城市的和谐之美中,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人居环境在城市的综合实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才能满足市民对人居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

2012年7月,轰轰烈烈的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在城区展开。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户外广告、交通秩序、灯化亮化、园林绿化、违法建设、渣土运输“八大整治”,打响了治脏治乱、摒除陋习的第一战。在整治行动中,我市成功实现了“限摩限电”、市容环境整齐有序,城市环境摘掉了“脏乱差”的帽子。

彻底走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治理怪圈,还需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果,推动人居环境再上台阶。创建国家城市,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2014年2月,我市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为指挥长,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等有关领导为副指挥长的高规格创建指挥部。指挥部下辖办公室和十二个工作组,由在职市级领导兼任组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形成“领导带头干、全市一盘棋、全民共参与”的创建组织格局。

创建集结号一经吹响,从职能部门到街道社区,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从机关院落到民宅门店,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从一种理念目标转化为现实行动。

攻坚,突围发展之困

随着城市不断扩容提质,我市城区治理由单一线型结构发展为多维网状分布结构。然而,在城区面积日益扩大,路网日益通达,商贸日益繁荣的发展形势下,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筋骨”却远不及城市项目建设强壮。

多条主街干道路面破损、人流密集区域没有完好的公厕、垃圾中转站,居民区附近没有像样的农贸市场,多个社区与居民区环卫设施严重不足、绿化率偏低……城市环境建设的诸多问题让这座城市发展“负债”前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就是要还清这些 “历史欠账”,完善原本缺失的城市基础设施,让城市更好地服务于人。

在367条小街小巷集中改造行动中,在十条主街干道提质改造中,在农贸市场、公厕、垃圾中转站施工建设中,在“十绿”行动和资江、邵水两岸的灯景改造中,邵阳城区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城市环境的全面赶超。

革新,呼应民心所向

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受益的主体,更是实践的主体。在城市管理八大整治和“限摩限电”行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走街串巷,下村入户,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才攻克了多年攻克不下的顽疾,带来城市管理的新风尚与新气象。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能否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决定着创建的成败走向。如何最大可能地呼应民生关切,增强全民认同,激发全民热情,始终贯彻决策始终。

“要把提升广大市民人居环境,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曾多次提出。

五年间,在社区游园和休闲广场的建设中,在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三百行动”的实施中,在环卫保洁全域覆盖的管理变革中,市民百姓最需要解决的环境卫生问题迎刃而解。在“小手拉大手”、创卫志愿服务、居民卫生自治的热潮中,广大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