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4月19日讯(通讯员 黄冬梅 李平华)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让教学有“温度”,让教研有“深度”,4月17-18日,邵东市城区六小2023年“青蓝同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本次竞赛为期两天,教科室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各教研组积极配合,高效推进。语数学科11位青年教师积极响应,反复研磨,精心备赛。各组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主体,组成学科评审团,依据评审方案,公平公正评比。
语文教师以诗书为伴,与笔墨为邻,引领学生遨游书海,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各有千秋。禹敏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以学生为主体,融合单元语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以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华,思维的撞击为目的,使本课教学成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训练过程。整堂课课堂导入巧、学习方法巧、朗读指导巧、教学设计巧。刘婷老师执教《童年的水墨画》先概括再阐述,先抽象再具体,最后达到了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涵、情感的教学目标。李英老师执教的《芙蓉楼送辛渐》通过对诗的游戏引入本诗,“未成曲调先有情”,创设送别的情境;通过“雨”“山”“冰心”“玉壶”多元解读,渲染意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深入体会,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张爱林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以童趣的语言来展开教学,以童趣的语言来组织课堂,在童趣中,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为有效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条件;赵芳芳老师执教的《青蛙卖泥塘》,制作了青蛙图案的生字卡片和文中小动物们的头饰,在吸引了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数学课堂上,老师们上课教态自然大方,课堂主线明晰,重难点突破巧妙,教学扎实高效。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张凤老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的描述过渡到算式解法的归纳,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自然巧妙,培养了小朋友的归纳整理、口头表达能力。尹芬芬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三年级《认识面积》一课,何辉老师组织学生通过看、摸、比、做的过程,不仅认识了面积,更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姚瑞兰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的四个探究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蒋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老师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指导者的作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郑珏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用字母表示数》,通过思想探微,对课堂核心价值的深度求索,突破重难点,层层递进的教学,使学生对数的认识完成了算术到代数的转变。
11堂课节节都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游戏和课堂评价使学生热情高涨,将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不仅解放了学生的耳,还解放了学生的脑、口和手,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上得自如,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上课是种精彩、评课也同样出彩。评课的老师对每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详细地点评,评课老师观察细心、视角独特、点评精辟。各参赛老师认真聆听,虚心学习,将此次比赛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复消化,扬长避短,为日后高效课堂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