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片“邵阳红”——邵阳市纵深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浏览量
2024-12-04 15:37  
初冬时节,位于湘西南腹地的古城邵阳,大街小巷之间,身着志愿红马甲的身影忙碌在街头巷尾,形成一道鲜艳的“邵阳红”风景线。
“遇到突发情况不要着急,我现在给大家演示一下海姆立克法的基本操作……”在应急知识培训课上,志愿者演示专业,社区居民们听得认真。
“奶奶,您笑起来更好看了,保持好,我要按快门了。”快门声定格,社区老人们有了自己的“时光纪念照”,志愿者与老人有了一个关于幸福的约定。
“您的头发要剪了,来参加我们的义剪活动吧,保证让您年轻好几岁!”在社区广场,义剪活动现场居民们的笑容灿烂而温暖。
……
在邵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邵阳红”志愿者。

图片

点点星光、汇聚成阳
志愿服务形成新风尚


图片

正在支教的侯长亮

“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10月30日,邵阳市委礼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报告会上,大屏幕正在播放着一段画面,一群孩子稚嫩的合唱声深深浅浅,他们追着远去的大巴车,泣不成声。
车内,年轻的支教老师侯长亮早已热泪盈眶。这位来自湖南省邵阳市的山里伢子,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最偏远的尤齐小学,一呆就是3年多。后来,他的足迹又走过了贵州、云南的山山水水,11年的支教生涯,培育了20多位大学生、6人走上教师岗位。
“哪怕自己是只萤火虫,也要为孩子带去点滴光亮。”报告会上,侯长亮说。
结束支教回到家乡洞口县,他立马投入火热的志愿服务,成为了一名注册志愿者。
23年坚持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到65600毫升,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的汪良才;20年如一日,始终奔走在公益路上不断求索,将志愿服务作为毕生追求的“湖南省最美志愿者”刘军风;放弃沿海城市高薪回到家乡,在绥宁县人民医院建立心血管介入中心,完成手术1300多台、挽救了200多名患者生命、常年开展志愿服务的医学博士姜同辉;30年扎根残疾事业,创建“一只手”志愿服务队,让特殊教育点亮残疾人未来的黄鹏飞……在这里,最美志愿者的故事家喻户晓、志愿精神的感召无处不在。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暖一座城。
近年来,邵阳共有6个全国最美志愿者、最佳项目、最佳组织、最美社区;共有55人次获评全省“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等,18个志愿服务组织、8个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省“最佳”,6个村、社区获评全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一句朴素的话语,已经成为邵阳人心中的普遍共识。
“从今天开始,我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邵阳红’志愿者了,即便只是这其中的百万分之一,也要尽情散发属于我自己的微光,去照亮更多的人。”11月6日,邵阳市科技馆的青年科普讲解员张艺昕在“志愿邵阳”平台正式注册成为一名科普志愿者,他激动地在朋友圈与大家分享喜悦。

“志愿邵阳”平台,是邵阳市全力打造的线上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志愿者注册、雷锋志愿者证办理、志愿服务活动发布、时长登记、礼遇制度落实、新闻宣传展示等事项“一网通办”。目前,在该平台上正式注册的“邵阳红”志愿者已经达到117.2万人,志愿团队总数8192个。

图片

大爱涌流、全域覆盖
品牌建设延伸新内涵


图片

“邵阳红·周末志愿行”活动走进社区


“你慢慢地找我的肩膀,我看不到你!”今年7月2日,平江县,遭遇洪灾。抗洪抢险现场,网友拍下的暖心一幕传遍网络,感动湖湘。
滔滔洪水在居民楼下肆虐,邵阳市蓝天救援队队员银际武一半身子泡在水里,高举手臂接着从楼上救下来的群众,他不断叮嘱,不断救援。
在这场洪灾中,邵阳市蓝天救援队12名队员火速驰援平江,将426名受困群众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
他们,挺进急难一线,在赴汤蹈火中送去生命之光。
邵东市飞鹰救援队,300多名队员坚守森林防火、防洪抢险、山地搜救应急救援一线,80多面锦旗,是对他们“赫赫战功”的最好诠释;邵阳市红十字水上应急救援协会,每年深入社区进行应急培训150余场次,帮助居民掌握基础溺水抢救知识,科学应对突发情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邵阳志愿服务领域一张闪亮的品牌。
10月20日,在新邵县龙溪铺镇的高坡云雾之巅,“羊古垴千年鸟道观景台”上,已在这里坚守了12年的“义务护鸟志愿者”彭映山眺望远方,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亲眼看着每一只候鸟都能顺利飞过这片群山绵延的“十重大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彭映山热爱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鸟。和他一样,一大群环保志愿者挥洒热爱激情,在邵阳的绿水青山中践行守护使命。
近年来,邵阳市进一步健全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一批覆盖广、接地气、暖人心、解民忧的新项目、好项目,正在不断涌现。
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发动500多位各个年龄段的“邵阳滩主”共护“一江碧水”;“文化筑梦”,让千年非遗文化的魅力走进千家万户;“关爱残疾人,让有爱无碍”,为1107名肢体、精神、智力重度残障人士开展各种家政服务;“呵护玻璃人”,为400多名病友送去生命的希望;“周末志愿行”,将志愿服务项目以“集市”的形式搬进城市社区,健康理疗、义务理发、心理辅导、法律咨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长期坚持开展的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已达到7.9万多个,涵盖理论宣讲、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应急救援、支教助学、卫生健康、文化惠民、矛盾调处、法律援助、科学普及等群众普遍关注的各个领域。

邵阳市委书记严华表示:“下一步,邵阳将按照‘志愿服务项目化、项目建设品牌化、品牌打造特色化、特色管理精细化’的思路,对各领域、各环节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进行全方位挖掘。”

图片

激发民智、帮扶民忧
基层治理注入新能量


图片

“拾光小铺”志愿者为老人拍摄纪念照

今年11月3日,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田心村法律服务站的志愿者黄丽萍和同伴早早来到苏香妹老人的家中,老人最近遇到一点麻烦事,申请了法律援助,但文化水平有限,志愿者上门为其代写法律援助文书,帮助开展矛盾调处。
2022年9月,绥宁县成立了“法律明白人”志愿者协会,这支汇聚了退休教师、律师、退役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等各类爱心人士的队伍,经过系统性培训,分散到全县235个村(社区),推行“一村(社区)一站一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探索出一条“法律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志愿者达到734名。
志愿服务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广大“邵阳红”志愿者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们俯身山乡、扎根基层、聚焦民情、纾解民困,用满腔激情,书写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篇章。
大祥区离退休党员干部自发组建“六零管家”志愿服务队,做到“政策宣讲零死角、矛盾化解零距离、安全防护零事故、文明示范零盲区、为民服务零差评、志愿奉献零回报”,为基层社区治理贡献“银龄力量”。
洞口县岩山镇建立“党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建立20多支志愿者队伍,理论宣讲、文体服务、医疗卫生、教育助学、法制宣讲、助老服务……村里的大小事务,志愿者成了大家依赖的好帮手。
隆回县岩口铺镇向家村探索“公司+乡村”志愿服务模式,今年7月,2024年“侨心杯”全国少年足球邀请赛在向家村开赛。680余名志愿者共同为赛事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小山村里蕴含的大能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邵阳县五峰铺镇联合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打造“拾光小铺”志愿服务项目,为居民们提供免费摄影、免费餐馆、免费旅行、书籍阅读、电影放映等公益服务,青年志愿者以一粥一饭凝聚社区公益力量,以一举一动温暖群众内心。
……
从广袤的山乡大地,到城市的大街小巷,“邵阳红”志愿者的身影从未离开,他们走进千家万户、守护万家灯火,用脚下的力量和赤诚的担当,换来群众的笑容。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柔性的社会参与方式,逐渐成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力量和有效途径。邵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李荣卫介绍:“我们正在按照‘一县区一品牌、一镇街一特色’的要求,不断推进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weixin